AIGC驱动音视频、数字人创作新范式—— 教育技术中心助力外国语学院教师发展沙龙系列活动(三)


2025年59日中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107会议室座无虚席,由教育技术中心盖文静老师主讲的“AIGC驱动音视频、数字人创作新范式”讲座顺利举行。

作为外国语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推出的“解锁智能教育新范式:AIGC教学应用系列课程”的第五场活动,吸引了外语学院众多教师参加,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除此之外,交大实小,交大二附中也有许多老师在线聆听了讲座。

AIGC赋能教育:技术前沿与实践探索 

盖文静老师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其发展历程——从1957年计算机音乐创作的萌芽,到2024年多模态AI系统的繁荣应用,再到2025DeepSeek R1模型推动的行业变革。她强调,AIGC已形成“人类诱导+AI生产”的协作模式,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生态。

音视频创作新范式 

沙龙重点演示了AIGC在音视频领域的创新应用: 

-智能配音与音乐生成:通过剪映、FishAudio等工具,教师可快速克隆声音、生成多语言配音,或基于文本描述创作教学主题音乐(如现场展示的交大校歌AI改编版)。

-情景对话视频制作:结合DeepSeek文案生成、即梦AI数字人形象设计及剪映合成功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外语情景教学视频开发。

-智能剪辑与字幕:利用剪映等智能剪辑工具,自动为课堂视频添加双语字幕、去除无效片段,显著提升教学资源制作效率。 

数字人技术与教学融合 

盖老师介绍了教育技术中心近年来为学校老师制作的数字分身应用案例,并展示了用数字人自动生成的教学视频,和新闻播报。她指出,数字人技术既能辅助课程讲解,也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陪伴,但需注意版权归属与信息安全问题。

知识图谱构建教学新生态 

最后,盖老师介绍了交大Canvas平台的知识图谱功能,展示如何实现知识图谱与Canvas平台课件、视频等资源的可视化关联与智能推荐,助力教师构建“游戏化”学习路径。知识图谱系统采用本地化部署方式,保障了数据安全,并支持多视图学习模式,受到在场教师的广泛关注。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工具演示与案例剖析,为参训教师提供了AIGC技术落地的实用方案。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既有技术高度又有实操价值”,为创新教学模式打开了新思路。

对本次培训感兴趣的师生可关注“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培训”获取课程材料。)


沪交ICP备05170 Email: ccmaster@sjtu.edu.cn